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半導體常識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范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歷史、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公考通(m.ssrtes.com)給大家帶來的是“半導體”常識考點,希望大家能夠掌握!
半導體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半導體在集成電路、消費電子、通信系統、光伏發電、照明應用、大功率電源轉換等領域應用。如二極管就是采用半導體制作的器件。無論從科技或是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半導體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今日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如計算機、移動電話或是數字錄音機當中的核心單元都和半導體有著極為密切的關連。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硅、鍺、砷化鎵等,而硅更是各種半導體材料中,在商業應用上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
定義
物質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固體、液體、氣體、等離子體等等。我們通常把導電性差的材料,如煤、人工晶體、琥珀、陶瓷等稱為絕緣體。而把導電性比較好的金屬如金、銀、銅、鐵、錫、鋁等稱為導體。可以簡單的把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稱為半導體。與導體和絕緣體相比,半導體材料的發現是最晚的,直到20世紀30年代,當材料的提純技術改進以后,半導體的存在才真正被學術界認可。
半導體是指在常溫下導電性能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半導體是指一種導電性可控,范圍從絕緣體到導體之間的材料。從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角度 來看,半導體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直到20世紀30年代這一材料才被學界所認可。
發展歷史
1833年,英國科學家電子學之父法拉第最先發現硫化銀的電阻隨著溫度的變化情況不同于一般金屬,一般情況下,金屬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加,但法拉第發現硫化銀材料的電阻是隨著溫度的上升而降低。這是半導體現象的首次發現。
不久,1839年法國的貝克萊爾發現半導體和電解質接觸形成的結,在光照下會產生一個電壓,這就是后來人們熟知的光生伏特效應,這是被發現的半導體的第二個特性。
1873年,英國的史密斯發現硒晶體材料在光照下電導增加的光電導效應,這是半導體的第三種特性。
在1874年,德國的布勞恩觀察到某些硫化物的電導與所加電場的方向有關,即它的導電有方向性,在它兩端加一個正向電壓,它是導通的;如果把電壓極性反過來,它就不導電,這就是半導體的整流效應,也是半導體所特有的第四種特性。同年,舒斯特又發現了銅與氧化銅的整流效應。
分類:
(1)元素半導體
(2)無機合成物半導體
(3)有機合成物半導體
(4)非晶態半導體
(5)本征半導體
半導體應用
半導體在集成電路、消費電子、通信系統、光伏發電、照明應用、大功率電源轉換等領域應用。
刷題鞏固
1.半導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下列關于半導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A.麥克斯韋首次發現了半導體現象
B.所有半導體材料都屬于金屬化合物
C.溫度升高,半導體的電阻會隨之變高
D.LED燈利用半導體將電能轉化為光能
解析
本題考查科技常識。半導體是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體。
A項錯誤,法拉第最先發現硫化銀的電阻隨著溫度的變化情況不同于一般金屬。一般情況下,金屬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加,但法拉第發現硫化銀材料的電阻是隨著溫度的上升而降低,這是半導體現象的首次發現。麥克斯韋,著名的物理學家,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
B項錯誤,半導體材料很多,按化學成分可分為元素半導體和化合物半導體兩大類。鍺和硅是最常用的元素半導體。
C項錯誤,一般情況下,金屬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加,但是溫度升高,半導體的電阻會隨之降低,導電率升高。
D項正確,LED燈即半導體發光二極管,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固態的半導體器件,它可以直接把電能轉化為光能。
故正確答案為D。
下載公考通APP在線刷題鞏固,27000+道真題,700+份真題卷等你來刷,助你快速提升成績,實現高分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