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聯考直播沖刺班作業第37天:申論
點擊下載:完整版聯考直播沖刺班作業第37天pdf文件含參考答案(節選部分試題)
點擊進入:聯考沖刺班直播課(全部課程)
【作答要求】
給定資料7中提到:“互聯網是人類共同發展的機遇、人類共同進步的希望,也是人類共同需要承擔和完善的責任。”請從對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來,寫一篇議論文。(40分)
要求:(1)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見解明確、深刻;(2)字數1000~1200字。
【給定資料】
資料7
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說:“媒介技術不僅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還改變了人的社會交往和行為方式,從而推動了社會形態的變革?!?0世紀90年代,“普適計算之父”馬克·偉澤說:“最深的技術是那些令人無法察覺的技術,這些技術不停地把它們自己編織進日常生活,直到你從無到發現為止?!?1世紀初,美國互聯網教父凱文·凱利說:“技術具有自我增強屬性,發展到一定階段能自我進化,它不斷更新和融合,對經濟形態,企業組織,社會生活以及思維方式都會產生顛覆式影響?!?/p>
隨著互聯網在全社會范圍內介入深度的加深,金融、房地產、醫療、養老、傳媒等熱門行業都不斷呈現出新變化,新態勢。互聯網進入哪一個傳統領域就勢必會對該領域產生深刻影響甚至激發顛覆性的變革。從“云計算”到“物聯網”,從“大數據”到“工業4.0”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流行熱詞背后,蘊藏著互聯網帶給人類的巨大能量與無窮的想象空間。
如同一個硬幣有兩面,機遇的出現也往往有風險相伴。
針對當前“互聯網+”過熱現象,前阿里巴巴副總裁、眾海投資創始人魯眾提醒道,“在關注‘互聯網+’時,不要忽視互聯網的另一面——‘互聯網-’。”魯眾說,作為一種技術、一種工具、一種基礎設施,互聯網本身沒有好壞、對錯屬性。但如果“+”的一面被過度重視,“-”的一面被忽視,就可能導致一些問題的出現,急需引起全社會的充分重視。
互聯網既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也會讓一些人失去崗位。這是處于轉型期的中國必須面對的挑戰之一。為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有關部門應該及早著手,加大跨界融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以及做好相關預案疏導等工作。
互聯網可能讓窮的地方更窮,富的地方更富。電商時代,互聯網去中間化的特點將消費者與廠家直接連在一起,傳統批發零售這道防火墻沒有了,勢必造成產品匱乏的欠發達地區的資金大量流向產品豐富的發達地區。
互聯網讓我們的文化底蘊變薄,思考力呈現碎片化,面對海量信息,人們只能快速瀏覽,過目即忘,幾乎沒時間靜下心來讀傳統文化的經典作品,更沒空進行深入思考,這必然導致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發展的土壤逐漸變薄。
互聯網正在給人們的生產、生活、社會生態帶來革命性巨變,勢不可擋。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馬云發表演講說:“我們更相信一點,互聯網是人類共同發展的機遇、人類共同進步的希望,也是人類共同需要承擔和完善的責任?!?/p>
溫馨提示:
答案在文章開頭提供的PDF文件中,可點擊查看。如在做題過程中對題目有疑問或發現題目有錯,可進群反饋(QQ:590321222)。覺得課程還不錯,可以加入課程——【聯考直播沖刺班】,老師帶你詳細梳理重難點、必考點和易錯點,讓你更有把握上岸。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