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大畢業手續沒辦好,會影響你考公務員!
還記得上次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的鄰居小妹妹嗎?上次提到她因為找工作的事情煩惱,所以她上周決定暫時先忘了找工作的事,先好好享受畢業旅行。結果剛回來兩天,她又找我訴苦了。
這次是關于畢業手續的事,本來以為論文就是畢業最大的門檻了,結果辦理那些三方協議、報到證等就把她搞得一個頭兩個大。雖然畢業手續繁瑣,但是還是要好好處理,以防留下“后患”,尤其是以下三個。
一、三方協議
三方協議:全稱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協議書》,簡稱就業協議》。
這是應屆畢業生與單位、學校簽署的正式協議。對學校來說就是就業率的憑據;對單位來說是為了約束你在去公司報到前的行為,以防你臨時跑路;對你來說就是找到工作的定心丸。
簽訂三方協議的順序是:個人—單位—學校。
三方協議由學校統一發放,共有一式三份,需要由畢業生自己保存。在填寫完個人信息后,交由用人單位填寫并蓋章,最后再由學校填寫并蓋章,走完這整個流程后,三方協議正式生效。
簽約的時候一定要關注三方協議的違約金,以及附加條款。為什么呢?給大家舉個例子:
反過來,如果你臨時想毀約的話需要向公司繳納違約金,這個時候違約金當然越低越好。
當然如果你還不確定的話沒必要簽三方協議,三方主要是學校為了提升就業率。2018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明確各高校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或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
有的小伙伴可能擔心簽了三方會影響應屆生身份。其實三方協議書只是簽訂的就業意向,不是勞動關系的法律文件,大家到單位報到后,與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才能形成了勞動關系。假如你簽訂三方了,但是沒簽勞動合同,沒繳納社保,兩年擇業期內依然算應屆生可以按照應屆生報考公務員。
二、報到證
報到證原稱“派遣證”,全稱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報到證》,分為上下聯,上聯交畢業生本人報道使用,下聯由學校裝入畢業生檔案,是畢業生轉移人事檔案關系和戶口關系的憑證。
畢業生在畢業后需要在報到期限內帶好報到證相關材料前往用人單位(一般特指機關,國企,事業單位)或者指定的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進行報到的(一般為xx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目前已經有些地區可以在線辦理報到證了,比如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智慧服務平臺,線上“刷臉”就能辦理就業報到證啦。
大家不用擔心不簽三方就沒有報到證,畢業前未能簽三方學校也要發報道證的。
有三點注意事項:
三、人事關系檔案
在校時叫學籍檔案,畢業后叫人事檔案。
檔案里都有啥?
檔案有什么用?
考公務員政審的時候就需要你的檔案,此外考研,進國企或事業單位,入黨,養老保險等都需要用到你的檔案。
畢業了,檔案如何處理?
情形一:沒找到工作,檔案能在學校存多久?
可將檔案轉至生源地或經學校同意暫時留在學校,按照政策,學校只代為保管2年。超過2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學校會將檔案發回原戶籍所在地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保管。
提醒:檔案不允許個人保存。
情形二:去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就業,檔案如何處理?
高校畢業生到具有檔案管理權限的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就業的,由單位直接接收、管理檔案。
情形三:到私企外企,檔案如何處理?
到無檔案管理權限的單位(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就業的,可由各地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負責提供檔案管理等人事代理服務。
提醒:2015年1月1日起,取消收取人事關系及檔案保管費、查閱費、證明費、檔案轉移費等名目的費用。
現在你把這些畢業手續都理明白了嗎?雖然大夏天要在外面奔波處理這些事,但是辦好了起碼以后需要用到的時候就不用頭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