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可能會影響考公務員的三大手續你辦對了嗎
參加公務員考試,你有沒有因為離校畢業時辦錯了手續而受到限制,無緣報考?臨近畢業季,有不少即將離校的考生來咨詢相關畢業手續,本文國家公務員考試網(m.ssrtes.com)也整理了可能會影響你考公務員的三大手續,快來看看你辦對了嗎?
一、【三方協議】
三方協議:《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協議書》,一般說的《就業協議》也是它,應屆畢業生第一次就業的時候才需要簽。
三方是 :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
有什么作用:在畢業到就業這個過渡期,給大家一個保障。明確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對畢業生:簽了三方,畢業的時候學校才給發派遣證,表示這個學生我們培養好了,可以完完整整的交給用人單位。對用人單位:簽了三方就意味著招到了一名畢業生,要接收畢業生來就業,并且解決戶口、檔案等問題。對學校:這是教育培養工作的結束與就業交接的開始,也是算就業率的憑據。
簽訂流程:三方協議,就是三方都要涉簽,簽署順序:畢業生-單位-學校,一定不要亂了順序。(1)學校統一發,或者畢業生敲定工作以后拿著單位接收函到學校領取,一式三份;(2)畢業生本人填自己的情況,別填錯;(3)寄給用人單位填寫、蓋章;(4)返回學校,由學校填寫蓋章;(5)協議生效,三方各留一份。
何時終止:畢業生拿著報到證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終止。然后用人單位會與畢業生簽正式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一簽,三方協議就失效了。
注意事項:想好了再簽,盡量別解約。注意單位名稱不要寫錯,要寫跟蓋章一致的全稱。填自己的專業時不要簡寫,教務處是怎么定名的就怎么寫。看好違約金是多少,能少點就少點。如果有補充信息,填到備注欄里,保障自己的權益。實在要解約的話,簽訂時要謹慎,盡量不要走到解約這一步,如果有也一定跟單位協商好,爭取減少違約金及其他影響。解約流程:(1)畢業生向用人單位申請,請單位發放三方協議解約函;(2)畢業生持解約函到學校;(3)學校審核通過,將解除舊的,發放新的。
三方協議與勞動合同異同:三方協議書只是三方簽訂的就業意向,不是勞動關系的法律文件,對勞動關系沒有約束力,只有畢業生到單位報到,并與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或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畢業生才能和用人單位形成正式的勞動關系。如果沒簽勞動合同,或者簽了以后試用期未通過,那也沒有正式形成勞動關系。
二、【派遣證+報到證】
是應屆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的憑證,也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簽了三方協議,并且拿到畢業證順利畢業,學校就會發派遣證,表示學校將這位學生完完整整的交給用人單位,而畢業生就可以拿著派遣證到單位報道了。
派遣證和報道證是一體的,派遣證一式兩份,一份是派遣證,另一部分是報到證。派遣證:畢業后,派遣證會直接放入個人檔案,檔案屬國家機密,不允許個人持有。如果用人單位擁有檔案保存資格,那么就交給單位,如果沒有,單位會將檔案放在人才市場的檔案保管處,如果沒有選擇工作,檔案就直接調回原籍。報到證:畢業生自行保管。
報到證有什么用:(1)是畢業生就業的證明,有效期一般為畢業后兩年時間內;(2)是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的證明,用人單位憑就業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手續;(3)當地公安部門憑就業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落戶手續;(4)學校相關部門依就業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檔案投遞、組織關系轉移和戶籍遷移等手續;(5)就業報到證正頁由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時交給用人單位,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上面的日期是工齡的開始年限,與退休年齡和養老保險交納年數都有關;(6)考公務員必備。
什么情況下可能要改派:(1)找工作了:畢業的時候沒去工作,半年以后要工作了,并能單位可以接收檔案關系等。那就需要將派遣回原籍的報到證,改派到你要去的單位所在城市。換工作了:開始和A企業簽訂了就業協議書,并報到證已經派遣到了A企業相關的城市,而畢業生工作幾個月后辭職去了B城市,如果這個B企業能接收你檔案,那么這個就必須改派了;(2)考公務員了:已經就業或者未就業的學生,考上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制。在規定年限內,必須報到證改派;(3)出現了bug:比如內容寫錯了…需要重新開(這個嚴格來說不屬于改派);沒有這個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已經撤消或用人單位隸屬關系發生了變化;調配不當,也就是院校在按單位委托代選畢業生調配過程中,所選擇的畢業生所學專業與用人單位要求不一致;不可抗力。
怎么改派:簡單來說就是原單位同意、原單位的上級或人事主管部門同意、新單位同意、新單位的上級或人事主管部門同意,找新單位或新單位的上級提供改派表,再按照教育部門的改派程序和時間期限辦理相關改派手續。報到證兩年有效,個別地區只要兩年內是可以改派的,也有地區要求三年或者一年才的,這個要搞清楚,切記。如果搞不定或者出現問題怎么辦?只要還在時間范圍內,就找學校或者人才機構求助。
三、【干部身份】
大學畢業就是干部。干部身份這個詞,之前只在部隊轉業聽過,其實這個干部不是,是一種從業人員身份界定。在咱國家的社會體系中,從業人員分三種身份:農民、工人、干部。農民歸農業部管理,工人歸勞動局管理,而干部歸人事局管理。大學生屬于國家培養的專業人才,屬于國家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是原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人事管理制度,現在還在沿用,但隨著時代進步已經把這個概念弱化了。過去文憑和干部身份意味著好找工作,現在對找工作沒什么實質性作用,但一些特定情況下還是有用的:(1)在體制內需要:公務員、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稱的認定、評定;提干;計算工齡,工齡會影響職稱、社保;(2)不在體制內:人才流動,一些大城市的人才引進政策需要干部身份,檔案調轉時,有的調入地會要求轉正定級材料;領退休金的時候有差異。
那如何擁有干部身份
過去:報道證(派遣證)+轉正定級表=干部身份。畢業以后拿著報到證到接收單位工作,工作滿一年后,可以在黨委組織部門和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服務機構的,辦轉正定級,確認干部身份。
現在:轉正定級正在弱化。
2014年5月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對轉正定級做了新的規定:辦理高校畢業生檔案轉遞手續,轉正定級表、調整改派手續不再作為接收審核檔案的必備材料。
2016年6月人社部出臺《關于簡化優化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的通知》,規定初次就業的流動人員不再辦理轉正定級手續。初次就業流動人員,也就是初次就業并且去的是非公單位的人員。
大趨勢下,轉正定級是會弱化的,只是目前各地對政策理解和執行程度不一,為了避免被坑,了解下當地政策,能辦的就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