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如何從材料中找答案
申論得高分難,每次考試成績總是波動不大,很多考生都有這種困擾,認為申論復習無從下手,于是便有這樣一種觀念,既然復習不復習差別不大,那就沒必要花太多心思備考了。其實申論作為一種選拔性考試,其要求考試大綱說的很清楚,“主要通過報考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報考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考查考生的五種能力是申論考試的基本目的。
答題要全面
注:本文由《國家公務員考試一本通》教材編輯部供稿。以下講解的各種特性和巧妙的解法在《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一本通》中都有非常系統的講解,并在整個題型精講和強化練習部分都可以看到一本通對此類難題講解的巧妙之處,有需要的考生可預定一本通(預定地址:http://www.edu-book.com/index.php?act=goods&cid=1)進行系統復習。一本通在編寫中對行測各模塊都盡可能做了細致的分析,使其解法更加實用,切實幫助考生提高在考場上的得分能力。
比如概括題,要求考生概括某段材料中反映的問題,此類問題一般是按點給分,有的考點沒有說全,自然是要扣分的,因此考生概括應該在規定的字數內作答的盡可能全面,語言表述簡潔精煉,概括的點可多但不能少,因為多了一般不扣分,少了肯定是要扣分的。
【2013年安徽申論】
給定資料:
6.克里斯蒂安是德國勃蘭登堡州一個小企業的木工。他初中畢業后,面臨的選擇是繼續深造學習,還是進入職業學校學一門手藝。“我和父母分析了自己的情況和家庭條件后,決定上職業學校的木工專業。”克里斯蒂安介紹說,“在德國,經職業技術培訓后的技術工人待遇很高,也很受尊重。我16歲上職業學校時,每月就能掙400歐元,足夠自己生活了。再過兩年我就有資格參加高級技師考試,26歲我完全有可能成為高級技工。”德國大學學制較長,一般為6年,開銷最少4萬歐元,當克里斯蒂安的初中同學26歲大學畢業,還一貧如洗的時候,他的存折上已經有5位數字的存款了。
◆成功的原因:經職業技術培訓后的技術工人待遇高,受到尊重,使得學生們愿意接受職業技術教育。
德國制造業的發達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這個國家高水平的職業技術教育。德國目前有各種職業學校9000多所,除了30%左右的青年上大學外,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不同形式的職業教育。職業培訓的費用主要由政府和企業承擔,培養一名職業學校的學生每年平均花費1.5萬歐元,而普通學校的學生只是這一費用的三分之一。另外,企業還提供實習場所,并發給學生每月500至800歐元不等的生活費。德國《職業教育法》中,對參與職業教育企業的資格、設備、場所等方面都有所規定。能夠進行職業技術教育,表明了企業的水平,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種榮譽,當然企業也會享受到國家的經費補貼。但也不是所有企業都有能力或愿意親自培養人才,對一些企業來說,購買培訓設備、找人實施培訓的費用十分昂貴。于是,一些專門幫助企業承擔學徒“校外培養”任務的職業培訓中心應運而生。企業需要什么,培訓中心就培訓什么。
◆成功的原因:(1)政府給予企業經費補貼,鼓勵企業參與職業技術培訓工作,同時通過立法對參與的企業予以規范;(2)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場所,并向學生發放生活費;(3)為企業培養和輸送人才的職業培訓中心出現,推動了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
在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中,政府和工業界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無論是聯邦政府、地方政府還是企業、工商協會,都各司其職,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培養技術型人才,保持德國的競爭力。德國聯邦政府主要負責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認可培訓崗位并對培訓、創新以及相關研究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為職業教育學校設定課程,為教職人員提供資金支持等事務則落到各聯邦州的頭上。同時,聯邦州還需監管商會活動,因為商會在職業教育中承擔了監管企業、證書發放等重要任務。作為職業教育體系的中堅力量,企業有必要不斷創新、更新職業培訓崗位,提名專家參與規則制定,并提供一定的培訓補貼。工商聯合會和手工業協會兩大協會負責監管企業,包括核實企業培訓資質、監管企業培訓、登記培訓合同、管理考試等重要環節。此外,商會還會為企業培訓提供咨詢,在企業與學徒產生糾紛時充當調解人角色。法國總統曾感慨地說,德國每年要向西歐出口很多產品,但看來還應該出口另一種產品,這就是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制度。
◆成功的原因:(1)聯邦政府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認可培訓崗位,并提供資金支持;(2)聯邦州為職業教育學校設定課程,為教職人員提供資金支持,同時監管商會活動;(3)企業不斷創新、更新職業培訓崗位,提名專家參與規則制定,并提供一定的培訓補貼;(4)商會負責監管企業的職業培訓工作,為企業培訓提供咨詢,并承擔調解企業與學徒之間糾紛的職責。
作答要求:
(二)根據給定資料6分析歸納職業技術教育在德國成功的原因。(18分)
要求:全面準確,條理清楚,250字左右。
【一】明確試題要求,定位答案區域
1.作答內容:概括德國在職業技術教育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
2.要點個數:分值為18分,預計作答要點有6個。
【二】仔細閱讀資料,勾畫關鍵詞句
資料中有關德國在職業技術教育方面的做法和特點的內容就是關鍵詞句。我們可以將相關的關鍵詞句在資料中劃出,并且可以將自己的理解批注出來。
【三】根據字數限制,組織完整答案
(1)政府:聯邦政府搭建法律框架,認可培訓崗位,并提供資金支持。州政府為職業教育學校設定課程,為教職人員提供資金支持,監管商會活動。(2)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場所和生活費,創新、更新職業培訓崗位,提名專家參與規則制定,提供培訓補貼。(3)商會:監管企業的職業培訓工作,為企業提供咨詢,并調解企業與學徒間的糾紛。(4)職業培訓中心:為企業培養和輸送人才。(5)技術工人待遇高,受到尊重,使得學生們愿意接受職業技術教育。(6)政府還給予企業經費補貼,鼓勵其參與職業技術培訓工作,并通過立法規范參與的企業。(250字)
提出對策題分析方法
直接提出對策題是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上的“常客”,有些考生在做對策題時感覺無從下手,那么提出對策類試題應該怎么去答,如何才能拿到較高的分數呢?根據以下幾種情況分類備考,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專家教你如何應答:
﹡就材直取法﹡
就材直取法是指從資料中直接提取對策的方法。有時,給定資料中會直接談及解決問題的對策、意見、思路、辦法等,而這些往往可以直接引用。
給定資料:
近年來,從中國紅十字會等慈善組織到民間慈善團體都不斷受到社會質疑。◆廣東省紅十字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應該盡快健全“高效、透明、規范、廉潔”的慈善事業管理機制。
◆一些業內人士建議,挽回公眾信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公開透明,可嘗試將捐贈資金及物資的去向詳細向社會公示,讓公眾更全面地了解慈善項目運作的動態。
◆而從長遠來看,慈善組織的發展更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約翰.霍普金斯公民社會研究中心(CCSS)對13個發達國家和9個發展中國家的研究表明,政府投入在非營利組織運營資金中的比重達到40%,而企業和私人的慈善捐贈僅為11%。在多數歐洲國家,政府投入占到50%以上。
提出對策:
(1)健全“高效、透明、規范、廉潔”的慈善事業管理機制。
(2)將捐贈資金及物資的去向詳細向社會公示。
(3)政府加大對慈善組織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
﹡轉因成策法﹡
轉因成策法即將原因轉化為對策,立足對原因的分析,形成有針對性的破解思路或辦法。
給定資料:
近年來,各地的“菜賤傷農”事件頻繁上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從農民自身看,眼下蔬菜種植依舊是“一家一戶”的傳統模式,沒有形成規模化生產。菜農無法及時了解市場信息,盲目跟風種植,導致市場供大于求。
歸納原因:
(1)“一家一戶”的傳統模式,沒有形成規模化生產。
(2)無法及時了解市場信息,盲目跟風種植。
提出對策:
(1)引導農民成立合作社等聯合組織,聯合生產、聯合銷售,促進蔬菜規模化生產。
(2)建立蔬菜種植的指導預警機制,提供及時的信息服務,有效引導蔬菜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