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練習
2013年國考行測片段閱讀每日一練(16)
http://m.ssrtes.com 2012-10-31 09:00 來源:國家公務員網
1.“我們這兒的問題是缺乏交流。”你經常聽到這句讓人聽煩了的話嗎?問題發生之后,“缺乏交流”是唯一最常見、最普遍的解釋。商界、政府、勞資關系和婚姻都會出問題。人們認為,要是大家都拿出一點時間來,交流一下感情,做一點屆時,這世界上的許多問題自然就會消失。人們似乎相信,只要當事人各方坐下來交談,任何問題都能解決。
作者接下來最可能要談到的是( )。
A.交談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B.交流在解決問題時的重要作用
C.人們對交流的過度依賴 D.交流本身存在著問題
2.杰克?阿貝爾森是一名珠寶首飾制造商,他小時候只上了兩年的學,8歲那年就輟學流浪街頭。他賣的珠寶可以長期賒付,卻不搞寄售。他很幸運,因為他有一種天賦,那就是很好地與客戶相處的本領。
文章接下來將要講述的是( )。
A.杰克的兒時經歷 B.杰克賣珠寶的方式 C.杰克的天賦 D.杰克與客戶的相處之道
3.自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的城鄉關系由過去的剛性二元結構逐漸轉變成剛性、彈性兼而有之的二元社會結構,形成農民流動得以進行的“自由流動資源”和“自由流動空間”。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城市,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民工潮。龐大的農民工隊伍為我國城市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部分城市居民對農民工形成一定的啟示和偏見,農民工的社會形象比較低。
作為一篇文章的導論,接下來最可能要討論的是( )。
A.中國城鄉關系的變遷 B.民工潮形成的社會背景
C.農民工社會形象的塑造因素 D.對農民工應該要公平對待
4.世界性的電腦互聯網絡因特網的崛起,是20世紀人類社會最令人矚目的發展之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因特網在全世界走進千家萬戶,一系列應用功能迅速得到了開拓發展,網絡的社會影響逐漸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就因特網對于社會政治生活的滲透而言,電子政府的興起和發展作為當今媒介化社會的一個全球性的重要現象,最突出地反映了這種滲透。
作者接下來最可能要談論的是( )。
A.因特網的一系列應用功能 B.網絡的社會影響滲透人類生活的體現
C.電子政府的定義 D.各國建設電子政府的例子
5.德國兩家公司生產一種水下計算機。這種計算機使潛水員有可能在水下就能把獲得的數據輸入計算機,不必浮出水面。水下計算機可用于檢查海上石油平臺、輸油管道、船體,也可以用來操縱機器人。水下計算機的優點是( )。
A.可以用來操縱機器人 B.可以用于檢查船體
C.在水下直接把數據輸入計算機 D.浮出水面把數據輸入計算機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http://m.ssrtes.com/)解析
1、答案:D
解析:由“人們認為”“人們似乎相信”可以推斷作者對交流的有效性是持懷疑態度的,因此談論的核心應該是交流本身存在的問題,而不僅僅是“人們過度依賴交流”的現象。因此,本題應該選擇D。
2、答案:D
解析:該題考察的是語句的連貫和語義的承接,由“那就是很好地與客戶相處的本領”可以推斷后面談論的將是杰克與客戶的相處之道,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C的天賦是泛指,沒有指明是哪一種天賦,應該被排除。
3、答案:C
解析:解答該題的關鍵在于抓住文段主旨句“在現實生活中,部分城市居民對農民工形成一定的啟示和偏見,農民工的社會形象比較低”。文章談論的中心是農民工的社會形象問題,因此本題應該選擇C。
4、答案:D
解析:該題考查的是語句的連貫和語義的承接,由“電子政府的興起和發展作為當今媒介化社會的一個全球性的重要現象,最突出地反映了這種滲透”可以推斷接下來談論的將是電子政府問題,因此排除AB;文章探討的并非是電子政府這一單一的技術現象而是全球性的電子政府的興起,因此排除C;又“全球性”的現象是發生在各個國家的,因此下面討論的應該是各國建設電子政府的例子,因此本題應該選擇D。
5、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