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行測主旨觀點題中的因果文段_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
主旨觀點題在片段閱讀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版塊,也是言語理解和表達中的重點和難點。解決主旨觀點題最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行文脈絡分析,通過分析題干中的句間關系,理清楚作者的寫作思路,確定主旨句。其中有一種關系是“因果關系”,也是考試中一種常考的類型。接下來公考通(m.ssrtes.com)就重點分析下如何解決存在“因果關系”的主旨觀點題。
首先在因果文段中會出現非常明顯的標志詞,比如“因此”、“所以”、“因而”等。也有倒裝句的關聯詞“之所以……是因為……”的表達,來把原因和結果分開。因果文段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分析—得出結論;一種是分析—指出事實(眾所周知的事實)。第一種后面的結論是重點,而第二種就要兼顧原因和結果。下面通過兩道題來具體運用一下這種方法。
【例1】唐卡是極富藏族文化特色的一種繪畫形式,自吐蕃王朝興起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雪域高原的文化瑰寶。它的題材除了宗教外,還有很多歷史和民俗內容,因此又被稱為了解西藏的“百科全書”。所以,要想了解西藏的歷史,除了正襟危坐地閱讀嚴謹但略嫌呆板的大部頭史書外,你還可以選擇一種愜意和愉悅的方式——欣賞唐卡,與眾多的古人對話,想象曾經的歷史事件,體味藏人豐富的精神世界,了解獨特的藏地民俗,這是一個讓歷史變得立體可感的過程。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唐卡可以給大家提供一種愜意輕松的了解西藏的方式
B.唐卡中記錄了獨特的藏族民俗和曾經的歷史事件
C.唐卡是了解西藏文化和歷史的“百科全書”式的繪畫形式
D.唐卡是極富藏族文化特色且歷史悠久的一種繪畫形式
【解析】答案:A。這是一道典型的因果文段的題目,“所以”之前對唐卡進行了介紹,而“所以”之后則重點說明想了解西藏的歷史,除了閱讀嚴謹但略顯呆板的大部頭史書外,還可以選擇一種愜意和愉悅的方式——欣賞唐卡。A選項是對后面內容的同義轉述。而B、C、D項只是文段中的片面信息,并非主旨。
【例2】中國歷代異常發達的政治哲學和歷史哲學早就無數次的告誡世人:權力的私有及日益專橫,只能導致萬民涂炭、王朝崩潰的慘禍。但是所有這些深痛剖析永遠難以進入法律層面而成為制約統治權利的剛性力量,所以它們只能轉而定型為一種“代償”方式,即思辯、文學和倫理等領域中的深深涵詠和喟嘆。因此,在中晚唐開端的中國皇權社會后期文化中,以李商隱等人的作品為代表,不僅“詠史”之作數量日益龐大,而且諸多經典之作極其繁榮,具有空前沉郁的歷史悲劇感。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A.告誡世人吸取歷史興亡的深刻教訓
B.剖析權利私有必然造成社會危機
C.評價李商隱等唐代詩人的創作成就
D.說明詠史詩作誕生的社會政治背景
【解析】答案:D。題干中有明顯引導因果文段的標志“因此”。“因此”之前在詳細分析中國古代權力的私有和專橫導致一些沉痛剖析不能進入法律層面,只能變成一種思辯、文學和倫理等領域中的深深涵詠和喟嘆。因此之后進一步說明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導致了我國“詠史詩”數量巨大。符合“分析—指出事實”的結構。因此前面的原因和后面的事實都需要關注。只有D選項兼顧了前后,所以是正確答案。
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最新版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