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指導:言語理解提速策略
作為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部分題量和閱讀量最大的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無疑占據了考生多于1/4的作答時間,專家認為,言語理解與表達考場制勝的法寶就是提高答題速度。提高答題速度并非一句空話,考生需要技巧的支撐。在此,言語理解與表達專家為廣大考生考場制勝指點迷津。
一、片段閱讀提速策略——解題順序
為了節約時間,在做言語理解與表達題目的時候可按照以下的順序作答。
(一)首看提問方式,明確題目的類型
考生首先需要看題目的提問方式,明確題目的類型,有針對性地進行答題。如果設問是主旨概括類題目則需注意答案主要是對題干的概括;如果設問是意在強調類,則需注意答案可能意在言外;如果設問是寓言故事、啟示、道理類,則需注意答案一般不是就事論事,而是提升到精神的層面。當然還有其他的類別如細節理解型、詞句理解型、結構推斷型、語句填充排序型,每一類型的題目答題的重點都不一樣,在此尤其需要注意。
(二)再讀題干材料
讀題干材料并不是簡單的閱讀,而是要注意尋找對解題有提示作用的關鍵詞、關鍵句、主題詞或者題干結構。題干材料的關鍵詞一般是關聯詞或者總結性的能表達作者觀點的詞;關鍵句則主要有首尾句、評論句、疑問句、設問句等等;題干結構則主要有總分結構、分總結構、轉折結構、遞進結構、因果結構等等。
(三)最后快速篩選答案
篩選答案尤其要注意正確選項與錯誤選項的特征。一般而言,正確選項是對主旨句或者關鍵句的同義替換。而錯誤選項則各有千秋,如表達過于絕對、偷換概念、強加因果、無中生有、混淆是非等等。
例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總體上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但勞動就業的增長卻遠低于經濟增長的速度。目前,盡管我國服務業吸納勞動就業的比重在不斷上升,甚至已經成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從農業和制造業中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存量在內的所有新增勞動力,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它對勞動就業的貢獻率還是太低。我們務必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模式轉變的機會,發掘服務業對發展經濟和擴大就業的巨大潛力。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A。產業結構調整是我國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契機
B。服務業是保障我國就業快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
C。我國服務業對勞動就業的吸納能力有待進一步拓展
D。就業與經濟增長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務業發展滯后
【答案】C。
解析:文段的結構是先提出問題,后解決問題。首先提出問題:我國勞動就業增長遠低于經濟增長速度,而服務業雖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部分就業問題,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其所做的貢獻還遠不夠。接著指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務必發掘服務業對擴大就業的巨大潛力。結合選項可知答案選C。
快速解題步驟:
(1)看提問方式。“主要說明了……”——主題概括型題目。
(2)看題干,提取關鍵信息。由文段最后一句話“我們務必……”可知,作者已明確發出了號召,指明了應該怎么做。
(3)快速篩選答案。四個選項中體現了應該怎么做的只有C項。
二、邏輯填空提速策略——尋找提示信息
邏輯填空題目解題的關鍵在于尋找提示信息。因為正確選項只有一個,命題人為了保證正確選項的唯一性,在空缺處的上下文設置一些提示線索。華圖教育專家提醒廣大考生在答題中尤其要注意空缺處的前后文,根據提示信息選出適當詞語。
邏輯填空的提示信息一般可從語境、標點、修辭、關聯詞或者感情色彩等方面尋找提示信息。另外,如果習慣搭配用法可直接定位正確選項。
例題:
“詩是不可譯的,中國古典詩歌更是不可譯的。”愛好古典詩歌的中國人,包括不少作家、學者、翻譯家常常如是說,語氣中帶著七分 三分 。然而,話說回來,如果沒有翻譯,中國古典詩歌如何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呢?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自豪 遺憾 B。無奈 悲傷
C。感傷 埋怨 D。驕傲 慚愧
【答案】A。
解析:“詩是不可譯的,中國古典詩歌更是不可譯的”,指的是中國古典詩歌傳達給人的美感只能意會,難以言傳,其遣詞造句已達出神入化之境,換用其它語言將無法完整地把詩歌的原意與境界表達出來,故第一空只能填“自豪”或“驕傲”,排除B、C。中國古典詩歌的這種特性使得它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面臨巨大阻礙,故第二空應填“遺憾”,而非“慚愧”。本題答案選A。
快速解題策略:“七分”與“三分”構成對比關系,B、C項中的兩個詞語之間不存在這種關系,可快速排除。
行測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2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