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務員聯考申論熱點:科技賦能 引領農業新發展
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公考通(m.ssrtes.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科技賦能 引領農業新發展”。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熱點背景】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加速創新,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將為中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農業農村建設,作出實施大數據戰略和數字鄉村戰略,大力推進“互聯網 +”現代農業的重大部署安排。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大力推進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應用,取得明顯成效。
【公考角度解讀】
一、面臨問題
農業農村數字化是生物體及環境等農業要素、生產經營管理等農業過程及鄉村治理的數字化,是一場深刻革命。無論從國際亦或是國內,都面臨不小的機遇與挑戰。從國際看,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物聯網、智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應用,深刻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引發經濟格局和產業形態深度變革,形成發展數字經濟的普遍共識。從國內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大力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加快 5G 網絡建設進程,為發展數字農業農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但是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滯后,面臨諸多挑戰。
1、發展基礎薄弱。農村基礎設施落后,道路坑洼、網絡覆蓋率較低、農業設施機械化不足;數據資源分散,天空地一體化數據獲取能力較弱,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農業農村基礎數據資源體系建設剛剛起步。
2、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滯后,自主研發性不強,缺乏主動研究能力,資金保障薄弱,重視獎項明顯;農業專用傳感器缺乏,農業機器人、智能農機裝備適應性較差,農業農村領域數字化研究應用明顯滯后。
3、數字化治理水平低。缺乏專業數字治理人才,鄉村治理理念較為落后,不積極主動進行數字治理,與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較大。
4、數字產業化滯后。數據整合共享不充分、開發利用不足, 數字經濟在農業中的占比遠低于工業和服務業,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突出短板。
二、主要做法
1、統籌謀劃,有序推進。面向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把握數字經濟和信息技術發展新趨勢,政府要強化頂層設計,因地制宜謀發展,科學規劃,重點突破,分步推進,探索符合中國特色的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新模式。
2、數據驅動,普惠共享。以資源整合、數據共享為途徑, 推進數據融合、挖掘與應用,搭建共享平臺,實現農業農村數據互聯互通、資源共建共享、業務協作協同,催生數字農業農村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3、創新引領,應用導向。面向農業農村發展重大需求,聚焦數字農業農村“卡脖子”技術,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協同攻關,加大政策支持,提供資金相關保障,強化容錯試錯機制,加強試點示范與集成應用,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智能化和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
4、多方參與,合力共建。完善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三方協同推進機制,發揮互聯網企業和農業信息化企業的核心帶動作用,引進電商渠道,拓寬銷售渠道,鼓勵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廣泛參與,形成多元主體參與的共建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