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考情分析之統考類
國考面試復習怎么才不走彎路,當然是了解考情,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公考通(m.ssrtes.com)總結國考面試各部門考情及特點,為考生們提供備考幫助,本篇重點介紹統考類考情。
一、基本考情
1.面試形式:結構化面試,既有普通結構化,也有大材料題一拖五。
2.面試題量:每天2套題,每套5道題目。
3.面試時間:時間包干制,一共25分鐘,一般提前5分鐘提醒。當采用材料題時,考生在場外10分鐘看材料,場內25分鐘答題,場外做的筆記通常可以帶入場內。
4.考查方式:一般采用聽題的考查方式,微材料題或者漫畫題時會單獨放題本,由考官提問問題。大部分考場內安排有草稿紙和筆。
5.專業性:大材料、微材料、反駁題、開放類問題、漫畫題、現場模擬溝通;部分崗位有專業技能測試。
二、統考面試核心特點及備考方案
(一)大材料占半壁江山,近千字難以有效利用
近5年的統考面試中,每年都會考察4-6套大材料,與普通結構化各占面試題量的半數,大材料的字數一般情況下是500-1000字。這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邏輯分析能力、歸納概括能力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1.例題展示
書信是一種傳統的通訊方式,曾經是信息傳遞和情感溝通的重要途徑,也是家學傳承、道德弘揚、人格塑造的載體之一,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可隨著手機、電腦等科技手段和微博、微信等交流方式日漸興起,寫信這一古老而充滿儀式感的交流方式,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與書信文化的沒落相呼應,了解書信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據有關調查顯示,如今只有極少數的90后、00后親筆寫過書信,而大部分曾經在書信中流露出真情實感的80后,到今天也已經忘記了書信的正確書寫格式。
退休教師陳阿姨也發現了類似的問題,她說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寫信與家人交流,有的甚至不知道信封是做什么用的。為了讓學生了解傳統的書信文化,陳老師曾組織學生開展了聯誼寫信活動。一些同學質疑,現在打電話、發短信、上QQ那么方便,為什么還要通過書信來交流?甚至有學生計算起了成本:寫一封信、買一張郵票要花去1.2元錢;時間上,信件寄出后等待對方回復需要五六天,根本不合算。
與年輕人相比,傳統的家書仍然受老一輩人的歡迎。對他們而言,家書具有特殊的意義。有人說,老年人之所以喜歡家書是因為在當年物質缺乏的情況下,通信主要靠寫信,家書可以有效地溝通和聯系感情。也有人說,家書相對于電子通信而言更有真實感,更有溫情,所以老年人更喜歡寫信的通信方式。很多老年人說,雖然現在很少寫信了,但是書信所獨有的思念和溫暖卻令人越來越懷念。
C社區打算在社區內收集有意義的家書,并開展一次家書展覽活動。社區委員會發起號召后,很多年輕人都不太感興趣,也不配合;老年人雖然感興趣,但活動當天也沒多少人來參加。有居民說,社區舉辦家書展覽活動雖然主題新穎,但實施起來太難。錢大爺是C社區的一戶居民。兒子小錢是建筑工程的包工頭,經常在外出差,但是小錢會經常用微信、電話與父親聯系,并且會每月回家看望一次父親。錢大爺覺得兒子對自己的關懷還不夠,他甚至覺得兒子可以不用每月都回來,只希望兒子能給自己多寫信交流。可兒子卻不贊同,覺得寫信浪費時間和精力,父子倆因此多次鬧矛盾。
為了提升社區居民參加家書展覽活動的積極性,社區工作人員給居民講述了家書展覽的初衷,希望家人之間能夠通過家信互通情感,傳承家風家訓,促進家庭和諧。群眾了解基本情況后主動參與到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還將家信展覽活動的照片進行了綜合設計,并發到了朋友圈,引發了廣大網友的追捧和熱議。
2.考生常見問題
(1)場外候考時間短,沒有掌握材料的分析方法,不能快速理清材料脈絡。
(2)不會記筆記,要么長篇抄材料,要么太簡略,對后續答題幫助不大。
(3)能夠立足材料卻無法發散思維跳出材料,答案被材料所局限。
3.備考方案
(1)大材料專題講解,將大材料的結構進行層層剖析,用歷年統考面試題目為例題進行練習,快速、準確理清材料結構。
(2)候考10分鐘專項指導,指導場外10分鐘的時間分配和草稿的記錄要點,指導如何預測題目并做好答題準備,高效利用候考時間。
(3)結合材料進行題目分析訓練,既學習如何從材料中提取各類題型的答題要點,又學習如何立足材料答出更多的亮點。
(二)微材料題頻頻出現,場景復雜且問題多樣
統考面試已經連續五年考察微材料,微材料通常會在比較復雜的場景中,描述多個問題,考生需要切實掌握讀懂微材料、結合工作實務知識作答的技巧。
1.例題展示
材料:
單位開展了一次電子政務考核。你所在的科室排名比較靠后,且考核結果與年終考核結果掛鉤。科室同事們的情緒比較低落,在一起開反思總結會。
甲員工說,以為考核是走形式,沒有好好準備。
乙員工說,自己年齡大了,學不會新技能。
丙員工說,考核時太緊張了,沒有發揮好。
丁員工說,工作任務太重了,沒時間準備。
問題:作為本科室的負責人,你會怎么辦?
2.考生常見問題
(1)篇幅長、時間短、信息大,導致不能準確把握微材料關鍵信息。
(2)沒有完整的場景感,孤立看待各個問題,使問題不能系統性解決,
(3)對機關工作實務不熟悉,解決方法有效性不足。
(4)待解決問題較多,導致答案沒有條理,邏輯一團亂麻。
3.備考方案
(1)微材料審題訓練,提高審題速度和質量,從身份、問題、情境等方面準確抓取關鍵信息。
(2)模擬還原工作場景,加入案例研討,從實際場景出發讀懂微材料。
(3)補充實務知識,積累政府工作常見問題解決辦法。
(4)微材料題目專項練習,明確答題思路,理清答案邏輯,做出優質解答。
(三)反駁類題目驚鴻一現,唯靈活思維方能出彩
2018年統考面試出現反駁類題目,這是結構化面試的全新題型,類似于辯論反駁的形式讓部分考生手足無措,這需要考生有更加靈活的思維,善于從理由中找到漏洞,有條有理、說服性強的進行反駁。
1.例題展示
某市打算推行24小時地鐵運營,給出了以下三個理由:
理由1:晚間的加班、聚會等活動依然會導致較大的人流量。如果地鐵24小時運營,能夠方便群眾夜間出行,滿足群眾需求。
理由2:地鐵24小時運營模式能夠增加新的就業崗位。
理由3:與出租車和公交車相比,群眾深夜出行時乘坐地鐵更安全。
請你對這三個理由進行反駁。
2.考生常見問題
(1)看到題目沒想法,不知具體反駁哪里,覺得說的都挺對。
(2)針對一條理由僅能想出一個反駁點,思維不夠發散和靈活。
(2)缺少知識背景積累,不能結合社會實際闡述,反駁不具說服力。
3.解決辦法
(1)辯論訓練,同一話題,正反方進行辯論,各自圍繞自身的觀點快速列提綱,梳理論據。
(2)思維發散訓練,針對同一個論點站在不同角度進行思維發散,盡可能聯系社會實際,找出更多的支持和反對的理由。
(3)反駁類題型專項訓練,熟練掌握答題技巧,既能做到微觀與宏觀相結合,針對分條理由和整體論點進行反駁,又能做到邏輯清楚,讓答案更具說服力。
(四)開放類題目閃亮登場,對知識儲備要求較高
2019年統考面試也出現了新題型,我們稱之為開放類題目,要求用給定的詞語造句作為論點,并進行論述,這就需要考生對社會熱點知識、國家大政方針有較為深入的了解,才能答得出彩。
1.例題展示
題本:創新數量、創新大國、創新質量
問題:請用這三個詞造句,并作為觀點進行論述。
2.考生常見問題
(1)找不到詞語的內在關聯,論點不符合社會實際。
(2)論據闡述空洞乏味,缺乏針對性的案例支撐。
(3)論證過程邏輯混亂,不能清晰有力的證明自己的論點。
3.備考方案
(1)提前儲備,補充更多的社會熱點知識和大政方針,增加學員對社會背景的了解,讓論點的確立更符合社會實際。
(2)思維拓展大PK,圍繞社會熱點主題,不同詞語隨機組合成一句話進行論述,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合理、言之有物。
(3)開放類題目專項訓練,同類題目大量練習,讓學員能快速的發散思維,結合自己的想法侃侃而談。
(五)漫畫題易懂難精,要求思維發散,分析深入
漫畫題要求為漫畫擬定標題,并結合社會現象闡述分析。考生需要具備較強的思維發散能力和時事敏感度。
1.例題展示
請仔細觀察這幅漫畫,給漫畫擬一個標題,并結合社會實際談談看法。
2.考生常見問題
(1)漫畫看不懂或過度發散,無法得出準確寓意。
(2)不會擬定標題或擬定不準確,無法先聲奪人。
(3)沒有社會現象的積累或不知如何聯系社會現象分析。
3.備考方案
(1)通過大量漫畫專項訓練“動態思維”,運用因果分析法,看懂漫畫寓意。
(2)補充常見標題結構,掌握“啟示式標題”、“結果式標題”、“引言式標題”“概括式標題”等多種擬定標題的方法。
(3)圍繞常考主題,補充社會現象素材,講解“一材多用”分析方法,做到言之有物,邏輯性強。
(六)現場模擬對話,化解實際矛盾
重點考查現場模擬題目,要求考生根據題目情景和身份現場與考官或其他組員模擬講話。考生需要具備較強的溝通表達能力。
1.例題展示
你負責信息報送工作,發現一些單位報送的信息不及時,而且信息準確性不足。于是你就召開了一次各單位信息聯絡員座談會,在會上,有的人反映沒有時間寫;有的人說,因為沒有參與具體的工作,不知道怎么寫;還有人說,他只是一個技術人員,不會寫。作為信息報送工作的負責人,你如何勸慰參會的信息聯絡人員?請現場模擬。
2.考生常見問題
(1)溝通目標不精準,只注重表面問題,忽略背后深層次的問題。
(2)溝通內容不符合工作實際,問題分析不夠深入,沒有說服力。
(3)情景感不強,語氣平淡,沒有感染力。
3.備考方案
(1)補充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常見問題及應對,透過表現找到問題的本質,增強溝通說服力。
(2)情境模擬場景還原,以情景劇的形式進行現場演練,既加強對題目場景的理解,也培養良好的溝通交流感,擺脫僵化的答題狀態。
(3)語言表達感染力訓練,提升表達生動性、感染力。
以上。最后預祝大家面試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