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政治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變化
http://m.ssrtes.com 2018-06-27 15:41 來源:公考通
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重要特征就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近期全國各地的考題基本上都會聚焦十九大,而其中主要矛盾的變化又是其中的最高頻的考點。本文主要是學習一下從1956年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來,我們對社會主要矛盾是怎樣進行界定的,以及深刻理解我們主要矛盾變化。公考通(m.ssrtes.com)建議大家進行系統掌握。
一、形成歷程
1、1956年,黨的八大報告指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做了規范的表述:“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3、2017年,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理解
1、關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人民需要的內容大大擴展。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從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角度提出更多要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長起來。二是人民需要的層次大大提升。比如期待更優質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些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
2、關于“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主要是指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已經不是“落后的社會生產”那樣一種局面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新時代凸顯出來。所謂發展不平衡,有區域發展不平衡,比如東部和西部發展不平衡;有城鄉發展不平衡;有供需結構不平衡,比如既存在落后產能過剩的情況,又存在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也有群體發展不平衡,比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所謂發展不充分,主要指創新能力不夠強,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質量和效益還需要提高,轉變發展方式還處于攻堅階段,等等。這就要求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3、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例題:(多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的主要矛盾發生了改變,變成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 )( )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A.不平衡
B.不充分
C.不全面
D.不協調
【答案】AB。解析: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故本題答案為AB。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