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務員考試時政:關于“物理學家-霍金”的考點清單
在公務員考試中,命題人歷來是傾向于結合時政熱點命題,因此最新時政要有所了解。下面本文就盤點了關于“物理學家-霍金”的考點清單,希望考生能學習掌握。
1.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出生于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盧伽雷氏癥),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2. 霍金在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3. 黑洞蒸發理論,在1974年,史蒂芬.霍金發現了黑洞的蒸發現象,從而改變了黑洞的經典圖像:黑洞已不是完全“黑”的,也不單純是個“洞”,它既可以通過吸積物質使質量增加,也可以向外發射物質,而使質量減小。
4. 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霍金在1981年提出了一種既自洽又自足的無邊界宇宙學[1] 。在這個理論中,宇宙中的一切在原則上都可以單獨地由物理定律預言出來,而宇宙本身是從無中生有而來的(量子意義上)或者沒有起源(經典意義上)。
5. 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Lucasian Chair of Mathematics)是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個榮譽職位,授予對象為數學及物理相關的研究者,同一時間只授予一人,牛頓、霍金、狄拉克都曾擔任此教席,此教席的擁有者稱為“盧卡斯教授”(Lucasian Professor)。
來源:Tobe公務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