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自然地理界線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范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公考通(m.ssrtes.com)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自然地理界線”。
自然地理界線是地理界限的一個分支,包括土壤界線 、植被界線、自然區劃界線等。
一、我國地勢階梯界線
一、二級階梯界線: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的東端。 二、三級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我國氣候界線
(1)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該線西北為非季風區,東南為季風區。
(2)降水量和干濕區的界線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半濕潤區與半干旱區的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的南坡。 半干旱區與干旱區的界線(200毫米等降水量線):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3)熱量界線1月0℃等溫線(亞熱帶與暖溫帶界線):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秦嶺-淮河一線。 暖溫帶與中溫帶的界線:鴨綠江口--長城(山西境內稍偏南)--祁連山--天山一線。
(4)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豐富、貧乏界線: 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北京西側、蘭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線西北,太陽能資源豐富,此線東南貧乏。
三、我國四大海域的界線
渤海與黃海的界線:遼東半島老鐵山角--山東半島蓬萊角;黃海與東海的界線:長江口北岸啟東角--濟州島西南角; 東海與南海的界線:廣東南澳島--臺灣島南端鵝鑾鼻。
四、我國水文界線
(1)內流區與外流區的界線:北段: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的東端;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與黃河水系的界線:巴顏喀拉山、秦嶺。
(3)長江與珠江水系的界線:南嶺。
(4)太平洋水系與印度洋水系(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五、我國三大自然區的界線
(1)東部季風區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的界線: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線即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的南麓。
(2)東部季風區與青藏高寒區的界線:3000米等高線。
(3)西北干旱半干旱區與青藏高寒區的界線: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
六、我國東部季風區內四個自然地區的界線
(1)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界線:日平均氣溫大于等于10°C積溫3200°C等值線。
(2)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界線:日平均氣溫大于等于10℃積溫4500°C等值線。即秦嶺--淮河一線。
(3)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的界線:日平均氣溫大于等于10℃積溫7500℃等值線。
七、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兩個自然地區的界線
賀蘭山一帶,相當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八、我國綜合地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它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最冷月均溫0°C等溫線的地方、大于等于10°C積溫4500°C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地方、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河流有無結冰期的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鈣質土與酸性土壤如紅壤的分界線、小麥與水稻的分界線、農業旱地與水田的分界線、農作物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或三熟的分界線、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地形較完整(平原、高原為主)與地形較破碎(盆地、低山丘陵為主)的分界線、河流汛期長短、河流多少等的分界線。
刷題鞏固
例題:關于我國的自然地理界線,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秦嶺、淮河一線——亞熱帶與暖溫帶氣候界線
B、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地形一、二級階梯分界線
C、武夷山脈——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
D、瓊州海峽——東海與黃海的分界線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地理接線。
A項正確,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地理中區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氣候界線。
B項錯誤,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是我國地勢二、三階梯分界線,昆侖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是我國地勢一、二階梯分界線。
C項錯誤,南嶺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
D項錯誤,中國啟東市的啟東角和韓國的濟州島西南角連線是東海與黃海的分界線。
故正確答案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