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考申論文章分論點的兩種常用論證方法!
一篇文章如果被稱之為佳作,就要有“鳳頭、豬肚和豹尾”。眾所周知,公務員考試的作文文體為議論文,“鳳頭、豬肚和豹尾”對應到議論文就是開頭、分論點和結尾三部分。分論點占作文大部分的字數,至關重要,如何寫得邏輯清晰、內容充實、論證有力,今天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就來跟大家探討一下分論點的寫作。
一、常見問題
很多同學在寫分段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以下情況:
二、具體寫法
我們可以采用以下的句式結構:
01.觀點句(分論點)。
02.過渡句:對觀點進行解釋分析或闡釋重要性。
03.材料句:舉例子,可以是單一例子或多例組合。
04.分析句:事例后具體分析。
05.結論句:緊扣分論點或提出對策。
有些同學在這塊就會產生疑惑,在以上的結構中,這個觀點句、闡釋句、材料句和結論句都很好寫,但是這個分析句就不知道該怎么寫了,將論據和論點有機結合,該如何結合呢?那這里云南公務員考試網給大家介紹兩種方法。
1、因果分析法和假設分析法。
即用假設性的語言,把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講出來。進行假設性的分析,有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你舉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從反面來假設分析;你舉的例子是反面的,你就從正面來進行假設。論點是選擇的重要性,論據是高爾基曾經被錄取為歌唱家,但是他依舊選擇拿起戰斗的筆。我們在例后可以進行假設,如果高爾基成了歌唱家,那么世界上只會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而失去一位文學巨匠了。
2、例如原因分析法。
我們可以對所敘的幾件事例進行比較,找出相同,發現不同,或拿所敘事例與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進行比較,突顯寫作的目的。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還是舉高爾基的例子,分論點還是選擇的重要性,論據是高爾基家里曾經失火,他不顧財務和生命搬出了家中的書。我們就可以針對事例與現實生活比較,高爾基拼命也要守住書籍,而今天呢?有數據顯示我國民眾人均每年才讀三本書。故而,有些人之所以不平凡是因為做出了非凡的選擇。
我們也可以多個事例進行比較,剛剛除了高爾基的例子,還可以再加一個魯迅的例子,魯迅原本在日本學醫,后期棄醫從文拯救百姓的思想。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結合起來,魯迅和高爾基,不同的國籍,但他們都因為作出了正確的選擇,才能帶給我們那么多文學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