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招聘條件
(一)一類領軍人才
具有正高級職稱,學術造詣高,在相關專業領域取得同行公認的重大成就,符合校(院)重點學科發展需要。
年齡一般在55周歲以下,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等);
2.任職于國家級學術機構或組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成員等);
3.擔任哲學社會科學國家一級學會副會長以上職務;
4.擔任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
5.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取得重大學術成就、具有重要影響的知名專家。
(二)二類領軍人才
具有正高級職稱,學術造詣高,在相關專業領域取得同行公認的重大成就,符合校(院)重點學科發展需要。
年齡一般在50周歲以下,符合下列前5款條件之一且近5年內具備2項以上業務資格條件:
1.入選省部級高層次人才計劃(上海市人才高峰工程、白玉蘭人才計劃、東方英才計劃等);
2.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3.擔任省部級重點學科帶頭人;
4.獲得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精品課;
5.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取得重要學術成就、具有較大影響的知名專家;
6.業務資格條件:
(1)入選全國干部教育好課程或相當層次精品課、特色課程等;
(2)獲得或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
(3)在《中國社會科學》《求是》上發表學術論文或理論文章1篇;
(4)在校(院)認定的二類權威期刊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4篇,并公開出版獨立撰寫的學術專著1部;
(5)單篇決策咨詢成果獲得正國級領導肯定性批示;
(6)獲得國家級科研咨詢獎項或省(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一等獎以上獎項。
滿足上述3項以上條件的,年齡可適當放寬。
(三)學科帶頭人
具有正高級職稱,在本學科領域取得同行公認的重要成就,具備擔任學科帶頭人的能力,年齡一般在50周歲以下。
符合二類領軍人才前5款條件之一或者近5年內符合下列條件3項以上:
1.入選全國干部教育好課程或相當層次精品課、特色課程等;
2.獲得或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學基金重大或重點項目1項;
3.在校(院)認定的權威期刊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5篇或在二類以上權威期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3篇,并公開出版獨立撰寫的學術專著1部;
4.單篇決策咨詢成果獲得副國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
5.獲得省(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二等獎以上獎項或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優秀決策咨詢獎一等獎以上獎項;
6.獲得國家級青年人才稱號或省部級專項人才、青年人才稱號。
滿足上述4項以上條件的,年齡可適當放寬。
(四)教研人員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品學兼優、身心健康;
2.應屆博士畢業生或出站的博士后;
3.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
4.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決咨能力;
5.一般應為中共黨員。
(五)博士后研究人員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品學兼優、身心健康;
2.具有博士學位或進站前能獲得博士學位的應屆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年限一般不超過3年;
3.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
4.能夠保證在站期間全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5.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決咨能力,具備與研究方向相關的專業知識。
三、應聘材料
(一)高層次人才
高層次人才常年均可報名,有意應聘者請提交以下材料(word版或掃描成pdf格式),統一發送至郵箱shswdxbsh@163.com,郵件主題為“應聘高層次人才+本人姓名+應聘學科”。
1.《上海市委黨校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報名表》(詳見附件1);
2.體現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的代表作2篇(部)(一般為代表性學術論文,也可以是獲獎、課題立項、咨政成果、著作等,論文需提供全文,著作提供目錄和摘要,課題、獎勵等提供證書)。
(二)教研人員
有意應聘的博士請于2024年11月30日前提交以下材料(word版或掃描成pdf格式),統一發送至郵箱shswdxbsh@163.com,郵件主題為“應聘教研人員+本人姓名+畢業學校+所學專業”。
1.《上海市委黨校公開招聘2025年應屆博士畢業生報名表》(詳見附件2);
2.體現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的代表作2篇(部)(一般為代表性學術論文,也可以是獲獎、課題立項、咨政成果、著作等,論文需提供全文,著作提供目錄和摘要,課題、獎勵等提供證書)。
(三)博士后研究人員
有意申請的博士請于2024年11月30日前提交以下材料(word版或掃描成pdf格式),統一發送至郵箱shswdxbsh@163.com,郵件主題為“申請博士后+本人姓名+畢業學校+所學專業”。
1.《上海市委黨校公開招聘2025年應屆博士畢業生報名表》(詳見附件2);
2.擬報研究方向的研究計劃概要(應包含研究內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步驟等,字數不限);
3.兩封本領域專家推薦信(其中一封為博士導師推薦信);
4.體現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的代表作2篇(部)(一般為代表性學術論文,也可以是獲獎、課題立項、咨政成果、著作等,論文需提供全文,著作提供目錄和摘要,課題、獎勵等提供證書)。
四、招聘流程
堅持“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原則。我校(院)對報名材料進行初審,并統一組織專家對初審合格者進行面試(采取試講和答辯形式,具體時間另行通知),確定擬錄用名單,經考察、體檢、公示等相關程序后擇優錄取。
應聘人員需如實填寫、提交相關個人信息資料。對應聘人員的資格審查,貫穿招聘工作的全過程。應聘人員提供的相關材料信息如有不實,一經發現取消資格。
五、相關待遇
(一)高層次人才
1.聘用人員納入財政撥款事業編制,按國家和上海市有關規定執行工資、津貼等薪酬待遇;
2.按照上海市人才引進政策規定,協助申辦上海市常住戶口;
3.安排過渡住房,提供購房補貼、科研啟動經費等(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待遇,具體面議);
4.符合創新崗位業務資格條件的,可按照程序進入校(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工程相關團隊。
(二)教研人員
1.聘用人員納入財政撥款事業編制,按國家和上海市有關規定執行工資、津貼等薪酬待遇;
2.通過上海市應屆畢業生打分落戶后,可落我校(院)集體戶口;
3.安排過渡住房,提供購房補貼、生活補助、科研啟動經費等(A類博士70萬元、B類博士60萬元);
4.通過入職培訓、落實發展定位、安排導師帶教、實習鍛煉、出國境訪學、科研攻關等措施,對青年教師有計劃、有目標地開展個性化培養;
5.符合創新崗位業務資格條件的,可按照程序進入校(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工程相關團隊。
(三)博士后研究人員
1.工資待遇參照我校(院)在職職工同等人員標準執行(含五險一金、績效等,稅前年收入不低于30萬元/年);
2.進站后可按規定辦理落戶,在站期間免費安排過渡住房;
3.提供良好的辦公條件和相應的科研啟動經費,在站期間可按規定申請校內、校外科研項目,以我校(院)名義發表的成果給予獎勵;
4.按相關政策推薦申報國家及上海市的各類博士后激勵計劃,并提供相應的配套資助;
5.優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員納入我校(院)師資博士后計劃,可按照相關招聘要求和程序留校(院)工作。
六、聯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虹漕南路200號,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組織人事處
聯系人:王老師
電話:021-22880631
郵箱:shswdxbsh@163.com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
2024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