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公務員考試申論各題型寫作格式匯總
在每年的各省聯考申論試卷中,會涉及到各類題型,每類題型在作答上都有其常見的書寫格式,也有一些題目有特殊的格式要求,如果考生書寫的答案格式符合題目要求,不僅能讓卷面看起來干凈、工整,方便閱卷,還能在某些有格式分值的題目中守住分數。為此,本文安徽公務員考試網(www.anhuigwy.org)將根據近幾年各省聯考申論試卷,對常見題型和各題型中出現的特殊類型,進行寫作格式方面的詳細介紹,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單一題寫作格式
一般情況下,單一題的寫作格式比較簡單,書寫答案時注意分條撰寫,標清序號。標序號時可用一、二、三、……;1.2.3.……等形式,考慮字數有限,建議優先使用1.2.3.……。
【示例】
“給定資料2”介紹了永濟村的致富史,請歸納其經驗做法。(20分)
要求:全面、準確、有條理,不超過200字。
【答案呈現】
1.黨員帶頭垂范。鼓勵村民,堅定方向;以赤子之心服務家鄉,無私奉獻;以身作則,動員親屬,支持村兩委工作。
2.發展村辦企業。到發達地區考察學習,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資源優勢,開辦工廠;保持與大學合作,輸送本地青年人才,學習科學技術與管理知識。
3.轉變發展方式。邀請專家更新村級規劃,淘汰落后產能;引進科技型企業,發展農業加工工業,建設田園綜合體。
4.實現生態宜居。實施綠化工程,提高森林覆蓋率,創造綜合效益。
總結:根據近幾年各省聯考單一題的命題趨勢,很多時候都需要考生撰寫答案時不僅要分條撰寫,標清序號,還要分類分層進行撰寫,并提煉出每條要點的總括詞前置。當一條要點中有多個小層次時,可以用分號隔開,使邏輯層次更鮮明。
綜合題寫作格式
一般情況下,綜合題常見的格式結構是“總-分-總”,有時也會有“總-分”“分-總”的結構,在字數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將三個部分獨立成段,如果字數不允許,也可不分段,但最好使用一些銜接語、邏輯聯結詞等連接各部分內容,使答案結構更鮮明。此外,在撰寫綜合題主體分析內容時,最好分條撰寫,標清序號。標清序號時可用一、二、三、……;1.2.3.……等形式,考慮字數有限,建議優先使用1.2.3.……。
【示例1】
請根據給定資料2闡述你對“種下滿地金黃的莊稼,才是為曠野除草的最好辦法”這句話的理解。(20分)
要求:
(1)準確全面;
(2)邏輯性強;
(3)不超過300字。
【分析】
本題要求“闡述……這句話的理解”,是典型的綜合題之詞句解釋題。一般作答格式是“釋義+分析+總結”,如果字數允許,最好將各部分單獨成段。在分析部分,最好對各要點進行分條撰寫,標清序號。此外,本題要求“邏輯性強”,所以還要對要點進行合理分類。
【答案呈現】
這句話指村民李姐自費創辦微光書苑,推廣閱讀,驅趕村民心靈的荒蕪。表現為:
1.鼓勵村民閱讀。不要證件、不辦手續、不收錢,零門檻借閱;給予物質獎勵,形成帶動效應,營造閱讀氛圍。
2.增加書籍供給。想方設法補充書籍,面對質疑堅定信念,獲取家人支持;接受機構、公益組織、愛心人士的捐贈。
3.擴大受眾數量。發展合作伙伴,走進超市、旅店、診所、幼兒園等單位;組建基層閱讀推廣志愿服務隊,各盡所能,提供多元化服務。
4.豐富書苑內涵。舉辦演講、舊物改造、科學實驗、民俗傳承等活動,形成固定項目,打造第二課堂。
因此,要加大建設鄉村圖書館,積極推廣鄉村閱讀,讓心溫暖心,讓光點亮光。
【示例2】
請結合“給定資料1”,分析理解三位年輕人“返鄉”的不同之處。(20分)
要求:全面、準確,深入,有條理,不超過250字。
【分析】
本題要求“分析……不同之處”,是典型的綜合題之對比分析題。一般作答格式是“分析不同點-給出結論”,即答案呈現為“分-總”的結構。其中,分析不同點是作答的主體部分,最好分條撰寫。“有條理”的要求也提示答案呈現時要有分類意識。
【答案呈現】
能力不同:小孫與小王學歷低,只能從事門檻低、競爭大的勞動密集型崗位;小李學歷較高,可選職業多。
規劃不同:小王對返鄉后的工作沒有想法;小孫鑒于先前工作經驗,初步決定返鄉選擇熟悉的行業創業;小李明確職業目標,跨行創業。
原因不同:小孫與小王因行業低迷,難在城市找到有社保、收入理想的工作而被動返鄉;小李危機意識強,預見行業衰敗,為謀求發展而主動返鄉。
心態不同:小孫與小王無奈心酸而返鄉;小李慶幸返鄉。
新時代,小李這種“返鄉”利于自我長遠發展,值得借鑒。我們要抓住機遇,提升能力,做好規劃,主動尋求發展。
公文題寫作格式
近年來,在各省聯考中,公文題的寫作格式比較多樣。下面將從一般寫作格式、提綱寫作格式、評論類公文寫作格式、近年聯考出現的特殊格式等方面進行具體介紹。
(一)公文題一般寫作格式:
公文格式一般包括:標題、主送機關/稱謂、正文(開頭、主體、結尾)、落款(發文機關、發文日期)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的書寫格式具體如下:
1.標題:首行居中。注意:不要添加“書名號”。
2.主送機關/稱謂:在標題下面另起一行,頂格書寫并添加“冒號”。
3.正文:每段首行需空兩格,其他書寫要求如下:
(1)開頭:
公文的開頭一般寫成一段。
(2)主體:
①當主體內容是單一要素時,最好分條撰寫,標清序號。
②當主體內容涉及要素較多時,每個要素內部要注意分條撰寫,標清序號。
(3)結尾:
撰寫結尾時,一般寫成一段即可。
4.落款:
(1)發文機關/署名:正文下一行,靠右書寫,與發文日期居中對齊。
(2)發文日期:注意用阿拉伯數字將年、月、日標全;書寫在“發文機關/署名”下一行,靠右書寫,一般右空四格,落款中兩個數字占一個空格。
(二)公文提綱的格式
一般情況下,在申論考試中,題目要求我們寫“XXX提綱”時,如:宣傳提綱、講話提綱、發言提綱、建議提綱、匯報提綱等,意味著我們不需要考慮格式,只需要寫正文即可,但為了保險起見,會加上標題,標題一般第一行居中。
一般情況下,公文題標題有兩種寫法:①常規型。關于+發文事由+文種。例如,關于學生減負的倡議書。②靈活型。根據題目主題自擬標題,但標題中需明確體現主題。例如,愛護環境,從你我做起。要注意:宣傳類公文往往可兩種標題任意選取,何時寫成靈活型標題的判斷標準在于題干或材料有明顯暗示或者考生自身能力強。
(三)評論類公文的格式
在申論考試中,評論類公文與方案類、總結類、宣傳類等其他公文類型不同,評論類公文格式中的稱謂、落款一般省略,行文結構一般是:標題+正文,標題一般第一行居中。且評論類公文標題不注重文種的表達,往往突出評論對象即可。例如2021年四川市縣級,請結合“給定資料3”,根據你對劃線句子“這是一輛開往春天的列車,為鄉親們帶來了溫暖和希望”的理解,撰寫一篇短評。題目要求寫短評,屬于評論類公文,給定句子核心講的是一輛列車給村民帶來了希望和溫暖,也就是評論的對象,所以標題中只要包含“幸福/溫暖”“列車”“鄉村/鄉親”等關鍵詞即可。
(四)特殊的公文格式
在申論考試中,除了常規的公文格式之外,還存在特殊的公文題格式,如:簡報、編者按等。
1.簡報
簡報的格式不同于常規公文格式,一般行文結構為:報頭(包括標題、編發單位和印發日期等)+正文。其中,報頭中標題一般首行居中;報頭中的編發單位和印發日期一般在標題下面另起一行,編發單位在標題下一行居左側,印發日期在標題下一行居右側。
【示例】
假如你是調研組的工作人員,請你根據“給定資料2”,擬寫一份調研工作的情況簡報,供領導參閱。(30分)
要求:內容全面,邏輯清晰,行文簡潔,不超過400字。
【答案呈現】
黨群齊發力 共建致富村
XX調研組 XXXX年XX月XX日
各村黨組織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促發展,情況如下:
一、清河村發揮產業優勢。1.聘請能人。聘請技術強、愿奉獻且人緣好的人,擔任理事長;2.提升質量。成立專項小組,邀請專家培訓與指導,分享經驗;3.農超對接。超市直接供貨,提高銷售價格;4.提升附加值。合作專家團隊,開展深加工研究,升級產品形態;5.拓寬銷售渠道。組建銷售團隊,線下線上結合,打造品牌,推銷產品。
二、荊湖村探索合作新模式,盤活土地資源。1.合作方式多元。多形式宣傳,引導村民種植;統籌管理閑置土地,可土地流轉建基地,可土地托管提供種植服務,可資金入股購買農機;2.統一化生產。
三、南泉村攜手企業發展鄉村旅游。1.加強宣傳。邀請鄰村書記分享經驗和前景,組織黨員干部入戶介紹政策;2.組織參觀。組織村民外出參觀學習,實地感受流轉變化。
2.編者按
編者按這類公文的格式不同于其他公文,一般由標題與正文組成。其中,標題一般以“編者按”為標題,后加“:”。
【示例】
某報準備刊發“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報道,請你根據“給定資料2”,為這個系列報道寫一則編者按。(20分)
要求:主題明確,層次清晰,語言流暢;不超過300字。
【答案呈現】
編者按:近期,社會上涌現了許多基層工作者為民服務的事跡,本期“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報道將聚焦以下典型事跡:社區工作者小何主動學習手語,實現與聽障居民順利溝通,創建無聲服務室,解決就業等難題,滿足困難群體利益訴求;西山村扶貧工作隊組織屋場會,了解群眾需求,通過走訪調查,聽取群眾意見,完成引水上山、民宿建設等項目,降低成本,解決村民關心的問題;柳蔭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老朱幫助易地搬遷群眾適應新環境,創辦夜校,邀請不同領域專業人士,講解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幫助群眾融入城市生活,拉近了干群關系。
接下來,本系列報道將持續關注、挖掘基層干部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典型事跡,敬請垂注。
文章寫作題申論規范作答
一篇文章的完整結構應該包括:“標題”“開頭”“過渡段”“主體部分”“結尾”五個部分。其中,“過渡段”可寫可不寫,其他四個部分缺一不可。“開頭”“過渡段”“主體部分”“結尾”都需要分段撰寫,每段需首行空兩格。其他書寫要求如下:
(一)標題:標題在第一行居中寫。如果是主副標題,主標題寫在第一行,位置居中;副標題寫在第二行,副標題需用破折號引領,破折號一般占兩格。
(二)開頭:可以寫一段,也可以寫兩小段,最常見的是寫一段。
(三)主體部分:一般有2-4個論述段。每個論述段需分段撰寫。
(四)結尾:最常見的結尾只寫一段。
【示例】
“給定資料1”中提到“努力讓民生服務更有‘溫度’,民生福祉更有‘質感’,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足”。請你深入思考這句話,聯系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60分)
要求:
(1)觀點明確,立意深刻;
(2)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3)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4)字數1000-1200字。
【答案呈現】
提升民生服務的溫度與質感 增強群眾獲得感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民生服務保障工作必須謹遵“群眾至上”的原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奮斗與努力。但是如今還是存在就業不穩定、教育缺失、交通擁堵等問題,政府的民生工作和群眾的民生需求出現了“錯位”,說明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工作脫離了群眾、脫離了實際。
因此,只有讓群眾有更穩定的工作、更可靠的保障、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滿意的收入等,才能展現民生服務的“溫度”與“質感”,讓群眾有獲得感。
民生服務有“溫度”就是在為民辦實事、解難事中體現人性化、人文性,要考慮到多數人的需求,也要重視少數群體的利益訴求,滿足不同人群的多樣化需求。有“溫度”的民生服務要貼近群眾實際,獲得群眾支持,遵從群眾意愿。比如面對殘障人士,一方面要積極主動學習,提升自身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可創建“無聲服務室”,幫助聽障居民找到工作,解決實際困難。對于困難群眾,可聯合居民區主動走訪、調查,快速制定救助方案,發放臨時幫扶資金,對接外部資源幫助就業等。
民生福祉有“質感”就是持續不斷地改善民生品質,提高生活質量,要聽取群眾意見,制定科學規劃,還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制度、規劃是提升服務質量的保障,深入實地的走訪調查,換位思考的溝通交流,不僅能快速反饋群眾意見建議,還能提高政策、方案的落實效率和性價比;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提高生活品質的有效途徑,要變被動為主動,創新融資方式、完善融資服務,整合土地、勞動力、技術、市場等多種要素資源,組建產業化聯合體,進行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讓人民群眾有獲得感就是要提高服務的個性化、精細化,讓服務能普惠到每個人,讓政策能落到實處,讓群眾能實實在在地“得到”。民生服務涉及到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教育、就業、住房、健康等諸多領域,要注重服務的針對性、多樣化。幫助異地搬遷群眾融入城市生活,為其開辦“夜校”,講解法律法規、國家政策、生活常識、本地方言等,鼓勵大家放下鄉情、主動擁抱新生活;“小慢車”開進大山深處,不但是山村最安全、時間最有保障的出行方式,還能切實幫助群眾實現就業,緩解經濟壓力。
民生無小事。“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這是對群眾的承諾,是對國家的負責,不但溫暖億萬群眾心田,還能保障國家發展節節高。用政府的緊日子換取群眾的好日子,同時帶動中國經濟“芝麻開花節節高”。
